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(wǎng)站--->品牌營銷欄目--->營銷策劃-->詳細內容
“無景點旅游”的營銷策略
作者:譚小芳 日期:2008-10-25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近期,無景點旅游悄然而生,筆者分析原因有二:首先,國內景點的門票是漲聲不斷,少數(shù)精明的消費者為了少掏些銀兩;其次,各大旅游景點人滿為患的時候,一群人玩起了“自助游”的“升級版”——“無景點游”。
總之,旅游市場充滿各種“簡單”的商機;ㄆ煦y行提供“簡單”信用卡,福特“維持簡單定價”,生產(chǎn)打印機的利盟公司(Lexmark)揚言為消費者“化繁為簡”,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認為:這個簡到極致的新概念——旅游消費者崇尚“簡愛”生活,正是我們國內旅游業(yè)者的商機所在。
所謂無景點旅游,就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住下,但并不會特別去逛景點,而是走到哪里算哪里。“無景點”旅游與自助游、自駕游、農(nóng)家樂一樣,屬于休閑游的一種。與眾不同的是“無景點”旅游在途中不再是“到知名景點一游”,而是“駐扎”到某地,吃吃飯,喝喝茶,隨意安排行程,在城市大街小巷或鄉(xiāng)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風民俗,不再跟隨旅行團人擠人,走馬觀花地參觀門票高漲的景點。
旅行社自由行產(chǎn)品受歡迎的程度從側面折射出“無景點”旅游的興起。相關資料顯示,選擇去港澳的游客,超過三成選擇了自由行,而在2005年、2004年分別為17.79%、12.86%。當然,“無景點”旅游在出游安全性、旅游保險方面還處于空白階段,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建議游客在享受度假樂趣的同時,需注意出游安全。
從表面上看,“無景點”旅游的興起會削弱旅行社的傳統(tǒng)包團業(yè)務,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認為:實際上對旅行社是個好事,客觀上會助推旅行社更新現(xiàn)有單一的產(chǎn)品結構,推出更多多元化的產(chǎn)品和線路。
一、消費者需求的滿足:“無景點”游省錢又難忘
由于每年黃金周一些知名景點都競相漲價或人滿為患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青睞無景點旅游這一方式。
市民張先生和妻子就開始了無景點旅游的嘗試:前年“十一”黃金周他們去了南京,但并沒有走馬觀花看景點,而是隨意走走古城,看看那里的風土人情,累了就找個地方坐下休息喝茶;去年“十一”他們去了崇明,仍然是休息為主,只挑了感興趣的崇明東灘看了看,其余的時間就是在江堤上騎自行車,在朋友家吃農(nóng)家菜;今年“十一”,他們又準備花3天時間待在江蘇的一個水鄉(xiāng)小鎮(zhèn),來一次安靜閑適的旅行。
二、“無景點旅游”的出游方式有三大特點
“無景點旅游”的出游方式有三大特點:一是拋開“景點串連式”,轉而投奔一種更為自由,更加體現(xiàn)旅游度假和放松休閑的旅游,這種方式更具有隨意性和享受性,顯然給了都市人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極好機會。二是告別“疲于奔命”,傳統(tǒng)的旅游不外乎從這個景點奔到那個景點,旅行社一般都規(guī)定好游客每天要趕多少個景點,中途導游還要安插幾個自費景點尤其是定點購物,于是往往要起早摸黑,疲于奔命,結果旅游成了“累游”。三是更少依賴旅行社,一般以自由游、互助游或幾個親友、同事、熟人組團為主的一種出游方式。
盡管違反需求邏輯,“簡單能賣錢”(simplicity sells)卻不假。蘋果電腦的ipod功能比其他數(shù)字音樂播放器簡單得多,價格卻高出一大截;界面非常簡單的Google網(wǎng)絡搜索引擎迅速風行,使之成為“網(wǎng)絡搜索”的代名詞。無景點旅游雖然簡化到了“曬曬太陽發(fā)發(fā)呆”的程度,但大眾不僅愿意掏錢購買,而且似乎已成一股勢不可擋的趨勢。
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認為:在可預見的未來,“簡單”勢必成為旅游產(chǎn)品設計的一個必要元素;“休閑”則是我們行業(yè)的前景和趨勢。關鍵的問題是:我們如何應對。
三、“無景點”旅游的市場機會
對于此問題,我們要用POWER SWOT分析法得以解決。POWER是個人(Personal)、經(jīng)驗(Experience)、規(guī)則(Order)、比重(Weighting)、重視細節(jié)(Emphasize detail)、(Rank and prioritize)的首字母縮寫,這就是所謂的高級SWOT分析法。
比如O=規(guī)則(優(yōu)勢或劣勢,機會或威脅):很多經(jīng)理人在分析無景點旅游時,經(jīng)常會不由自主地把機會與優(yōu)勢、劣勢與威脅的順序搞混——從而產(chǎn)生“多少有點無從下手的小尷尬”。比如旅游界有關人士稱:企業(yè)追求利潤,在自駕游或自助游中,旅行社還能在景區(qū)門票、酒店預定、機票預定上找到獲取利潤的空間。面對絕對自由的"無景點"旅游,旅行社目前只能觀望。
這是因為內在優(yōu)勢與劣質和外在機會與威脅之間的分界線很難鑒定。舉個例子,就說08年國務院的假日改革方案好了,人們會錯將“失去黃金周”當作一種威脅而非潛在的機會。
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認為:在這里就是將“無景點旅游”當作一種威脅而非潛在的機會了——說直接點——患上了營銷短視癥。
四、普遍都有的營銷短視癥。
要知道,好萊塢曾幾乎被電視全殲。歷史上,所有老牌電影公司都不得不徹底重組,有些甚至消失了。它們陷入困境,并不是因為電視的進犯,而是因為它們自己患了“短視癥”。像鐵路公司一樣,好萊塢也未能正確地定義自己的業(yè)務。它認為自己從事的是電影業(yè),而其實它從事的是娛樂業(yè)。
“電影”指的是具體的、有限制的產(chǎn)品。這種狹隘的觀念使好萊塢產(chǎn)生了一種愚蠢的自滿感,從而導致電影制片人一開始就把電視看成一種威脅。于是,好萊塢本該歡迎電視的出現(xiàn),將它當作一個大好時機,也是拓展娛樂業(yè)的良機,可它反而一味地嘲諷和抵制電視。時至今天,電視業(yè)比狹義的電影業(yè)在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大。
假如好萊塢以客戶為導向(提供娛樂),而不是以產(chǎn)品為導向(制作電影),那么它還會在財政上遭遇寒冬嗎?我想它不會。最終挽救了好萊塢并讓它走上復興之路的,是一批來自電視業(yè)的年輕編劇、制片人和導演。
所以,同樣國內旅游也要將自由行、機加酒、無景點旅游、換房游等等新生事物當作機會而非威脅,轉變思路,改變菜單——更好的適應市場。更何況游客并不是完全不游覽景點,只是對太知名的景點“不感冒”了,而樂于自己去發(fā)掘旅途中的樂趣。
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認為:旅行社在景點安排方面還大有可為,可以通過多了解這部分流離于旅行團和自助游邊緣游客的需求,發(fā)掘不同的旅游元素,設計出更加豐富的旅游產(chǎn)品,從而滿足不同品味游客的需要。
1、“順應民意”推出“半自助旅游”和“懶人游”的概念游,讓游客在各大旅游休閑區(qū)域隨興而為。
2、中小景點可以推出農(nóng)村流水席、八大碗婚俗喜筵、民俗大戲臺等民風民俗活動吸引游客。
3、設計特別線路:比如千島湖度假村尊貴之旅,該線路僅包括交通和酒店費用,不安排任何景點,只有游客提出看景點時導游才安排。
4、當“無景點旅游”真正成熟之時,旅行社反而可以推出更多服務,大到訂機票酒店,小到租賃帳篷、沖印照片。要知道,在美國最大的旅行社運通,傳統(tǒng)的包團業(yè)務只占到4%-6%,其他都是針對自由行衍生的菜單式服務。
免費機會不容錯過!免費培訓課程!免費講師講座! 譚小芳——河南交廣傳媒旅游策劃營銷機構總經(jīng)理,中國第一個美女旅游策劃人;聯(lián)系郵箱:joint_media@126.com如有不同見解,可來電商討13733187876旅游品牌戰(zhàn)略、旅游策劃、旅游營銷、旅游禮儀培訓等課程,旅游局、景區(qū)等旅游公司如果預約,可免費授課!原創(chuàng)文章版權所有,如欲轉載,請注明作者及文章出處。博客地址:http://hi.baidu.com/jointmedia嚴正聲明:任何轉載或轉貼禁止任何隱去作者"譚小芳"和聯(lián)系方式及本聲明內容;否則不論機構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博客、論壇等,一律追究法律責任!